蘭州理工大學駐東鄉縣果園鎮紅莊村工作隊共3人,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是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王亞偉老師,兩名隊員分別是學校審計處王亞偉老師、黨委保衛工作部蔡繼勇老師。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工作隊牢記組織的重托,將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帶到了村里,用腳步丈量村里的每一寸土地、走遍每一戶村民,用微笑“捂熱”老百姓心窩。

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 遞交人民滿意答卷
盡銳出戰,眾志成城,多方聯動開展戶籍核查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東鄉縣歷史遺留的戶籍問題成為群眾脫貧路上的“攔路虎”。核查行動中,工作隊把贏得群眾支持作為出發點,通過召開村民知情大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戶籍政策,爭取群眾理解、支持和參與戶籍核查工作,形成“人人參與”“戶戶支持”的濃厚氛圍。
工作隊協同州、縣公安部門多方聯動,以村、社為單位,分組分片、包片負責的方式扎實開展戶籍管理歷史遺留難題暨戶籍問題核查整改工作,清查整頓戶籍管理中的“錯、重、假、漏”等問題,完善檔案資料,堵塞管理漏洞,確保公安戶籍系統、扶貧系統、戶情系統的信息相統一,為精準脫貧提供了真實準確的數據支撐。
扎實推進“3+1”沖刺清零行動
工作隊按照既定脫貧時序,打攻堅戰、殲滅戰,堅決完成底線性任務。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從嚴從實推進“3+1”沖刺清零,確保在有限的時間,用有限的資源,解決有限的問題,實現有限的目標。

晚上吃透弄準相關政策,白天入戶開展調查,回到村委會再進行村戶資料整理、項目申報驗收等工作,用好用足各項幫扶政策,統籌解決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脫貧發展問題,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加強基層黨建,促進脫貧攻堅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紅莊村工作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研讀《甘肅省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協助幫扶村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基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組織召開村民知情大會,七一建黨等活動,對產業培育、低保評議、危房改造等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按“四議兩公開”工作程序決定,堅持村級事務必須公示制度,更好地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
情系駐村傾真情 愛心水窖潤心田
經常飽受無水之苦的東鄉群眾,即使現在各家全部通了自來水,但也還是喜歡在自家院子里修個“儲水窖”,以備后患,這是當地群眾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
工作隊通過走訪,了解到六社馬發土麥和其子馬明忠身體有恙,但家中又急需儲水水窖,經過商量,工作隊決定啟動計劃工程方案、準備工程材料,制定工程預算,一起動手幫挖水窖。就這樣,飽含真情的“愛心”水窖1號工程在馬發土麥家開工。
工作隊在扶貧一線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認可。“村里來了好干部”“理工大的好老師”,村民認可了這幾位駐村干部。經過一個月的努力,馬發土麥家的“愛心”水窖竣工并使用。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走進紅莊村一社馬有蘇夫家,該戶家庭人口為4人,妻子馬哈力麥患有腰椎間盤病,無勞動能力,一家4口人僅靠馬有蘇夫一人種植玉米維持生計,同時照顧妻子和上中學的兩個孩子,家庭非常的貧困。學校幫扶責任人借出10萬元幫助馬有蘇富發展養殖,工作隊幫助馬有蘇富進行養殖技術的培訓,規范合作社發展、推送銷售渠道。目前,由法人代表馬有蘇夫創辦的巴拉城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規模。
馬有蘇夫開心的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蘭州理工大學幫扶干部在我非常困難時刻,將我扶了一把,讓我脫離困境,實現了脫貧,我將盡最大的努力帶動全村發展經濟,帶動貧困戶更早的走向致富之路。”
全力備大考 交出好答卷
工作隊感到無比幸福的是親身經歷了脫貧攻堅給村里帶來的巨大變化。工作隊、幫扶責任人、聯戶長全力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不僅僅參與從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而且見證了“萬眾矚目”的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全面性勝利,見證了全村174戶1038名貧困人口全部擺脫貧困,“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村集體經濟、養殖合作社產業不斷壯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基礎公共服務不斷提升的脫貧成效。2019年實現了整村脫貧,2020年脫貧人口實現了全部脫貧。
為了提交脫貧攻堅的圓滿答卷,工作隊沖鋒在前,扎根基層、真抓實戰帶領全體聯戶干部通過 “百日攻堅”集中行動,精準落實“一戶一策”、對表對標,督在了關鍵、戰出了實效。2020年紅莊村駐村工作的幫扶村戶資料得到省、州、縣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并作為樣板在全縣推廣學習交流。
緊握駐村幫扶“接力棒” 續寫鄉村振興新征程
2022年駐村聯戶干部調整之后,聯戶干部人員減少,工作量增大的情況下,為了有效帶動基層干部的工作能力,駐村第一書記王亞偉帶領新輪換隊員主動承擔起主要工作,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認真履行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全力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駐村幫扶不打烊 關心關愛見實效
村民董福龍家是低保戶家庭,戶主董福龍為視力殘疾,夫妻兩人帶著三個孩子,其中大女兒因患癲癇兩年,病情每周發作,看病成為家庭的重要負擔,一家五口生活拮據,艱難度日。王亞偉了解情況后,立即行動,做好戶主思想工作,聯系蘭大醫院,進行專項治療,通過半年的治療,孩子已恢復健康,解決了家庭的重大困難。
為了讓紅莊村的孩子感受到來自國家和社會的關心關愛,工作隊積極對接蘭州理工大學幫扶辦、MBA教育中心、電信學院黨支部,在紅莊村開展“學黨史,助脫貧”捐贈和MBA學員“企業責任社會實踐”和大學生科技知識進校園等活動,鼓勵中小學生不畏困難、好好學習,早日實現理想。

2022年莊村高考學生馬蘭蘭同學在駐村第一書記王亞偉及工作隊員考前輔導和精心志愿填報下,被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東北林業大學錄取。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構筑基層堡壘工程
黨建引領共建幫扶成果,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開展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教工黨支部與幫扶村紅莊村開展黨建結對活動、MBA學員東鄉社會實踐行活動、第一書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專題報告會,助力鄉村振興。

開創“黨建+”調解矛盾糾紛模式,助推基層治理顯實效。深入貫徹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強力推進鄉村社區治理,創新“支部+志愿者”、“支部+機制”矛盾調解新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斷推進人民調解工作上新臺階,及時化解鄰里矛盾,營造和諧氛圍,維護了社會和諧、平安、穩定。
堅持“三抓三促”不斷提升服務鄉村建設發展的能力素質。全面推進“三抓三促”行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進一步強化駐村第一書記職責和工作隊職責、駐村幫扶應知應會知識測試,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服務群眾的能力,以真蹲實駐、真幫實扶的拼勁韌勁,持續發揮好駐村幫扶作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王亞偉代表果園鎮積極參加縣鄉村振興局“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知識考試和知識競賽活動,全面提升駐村工作隊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扎實有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扎實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入戶排查工作
工作隊積極參加全省防返貧監測培訓會,嚴格按照“七
不消、六必查、六必訪”要求,對全村354戶1927人進行集中排查和專項排查,對監測對象收入低于監測標準的農戶進行分析和研判,制定相應幫扶措施,鞏固脫貧成效。
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振興
強化政策宣傳,調整產業結構,拓展產業規模。入戶宣講省州縣關于農業生產和畜牧業養殖的政策,提高農戶種植養殖的積極性,夯實脫貧攻堅鞏固成果。紅莊村種植玉米1620畝,組織開展撂荒地整治,種植燕麥1000畝,撂荒地復墾和新生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推進糧食穩定生產和種植業協調發展。
擴展養殖規模,夯實產業基礎。持續擴展養殖規模,推廣“合作社+農戶”融合養殖模式,抓好全村養殖合作社的發展和管理。
持續推進勞務輸轉,強化人才振興
以搞好勞務輸出為核心,以加強培訓和落實異地就業為抓手,把勞務增收作為提高輸轉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能人帶動”的工作方式,工作隊對接東鄉縣勞務輸轉公司和職業學校,組織動員群眾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東西協作勞務輸轉,進一步推進全村勞動力穩定就業、穩定增收。
